霜降时节后,长江西陵峡畔寒风瑟瑟。“中国脐橙之乡”湖北秭归县的果园内却热闹非凡,黄澄澄的脐橙挂满枝头,郭家坝镇熊家岭村的村民们将已经成熟的脐橙采摘,匆忙装入早已等候在旁的各类运输货车中。
“有了这条‘1’号路,运输的车可以直接开到果园,相比之前,橙子从装车到下山节约了近2个小时呢。”近日,正在参加“秭归橙农技能比武”的熊家岭村村民郭兴成开心地说。
郭兴成所说的“1”号路,位于建设中的熊家岭隧道进口附近,是中铁二十局房五高速4标项目援建的一条长1680米、宽6米的便道。
“以前那条公路,弯多坡急,每到雨季就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柑橘运输和交通出行非常不便。”谈及“1”号路的由来,熊家岭村党总支书记孙大禄感慨颇深。村民肩扛着一袋袋丰收的硕果,步履艰难地走在长满杂草的田埂上,曾是熊家岭村村民采摘脐橙时节的真实写照。窄小、湿滑的田埂,肩扛硕果的安全隐患,优质脐橙运输途中的严重损耗……窄小的田埂难承载丰收的“重担”,采摘季的脐橙运输成了村民心头之痛。
“在规划便道前,我们就综合考虑施工生产建设和便利当地发展需要,想着不仅要把该建设的高速公路建好,还要全力为当地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回忆起建设“1”号便道的初衷,中铁二十局房五高速4标项目负责人肖红说,考虑村民实际需要,项目团队一致同意“永临结合”的施工理念。即在临时施工阶段,它为熊家岭隧道建设所需的物资运输提供坚实保障,确保施工的高效推进;在未来长期使用阶段,它保障当地村民便利运输、平安出行。
秉承着这样的理念,中铁二十局建设者开始了“1”号便道的修建。征求民意、详细规划,克服困难、艰难运料,路地齐心、推进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宽敞明亮的“1”号便道正式投入使用。
“感谢中铁二十局的大力支持,新修的这条村组公路,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和柑橘运输难题。”据孙大禄书记介绍,“1”号便道建成后,为进行道路规划更新,熊家岭村党总支特意就道路命名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友谊路”“致富路”“幸福路”……一个个亲切称呼展现了村民对这条道路的喜爱。最终,经过民意选举,“幸福路”这一命名以超过67%的支持率荣登榜首,11月22日,在熊家岭村全体村民的见证下,“幸福路”的大红牌子高高挂起。
蔚蓝的天空下,建成的“幸福路”与正在建设的熊家岭隧道相互呼应,像一条宽阔的金色绸带,镶嵌在这片土地上。漫山遍野的脐橙,承载着村民们的生活希望,而这条惠及280余户柑农、1500多亩橙园的交通便道,让脐橙采摘后的运输变得轻松便捷,被当地村民亲切称为最美乡村路。
如今,一辆辆装满脐橙的车辆欢快地行驶在“幸福路”上,将这份甜蜜运往远方的市场,为村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1”号便道成了当之无愧的致富路。“我们不仅节省了油钱,还减少了人工运输的投入,每一斤脐橙增收了3毛钱呢。”算完自己今年的收益,橙农孙大禄的嘴角压抑不住地上扬。
“后皇嘉树,橘徕福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两千多年前,忧国忧民的诗人屈原在秭归写下流传千古的《橘颂》名篇。两千年后,“1”号幸福路续写了熊家岭村民谋求乡村振兴、追求美好生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