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宁世达外贸综合服务平台!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资讯>>文章详情

多维共赢 中马合作走进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5-04-25 浏览:13 字号:

中国与马来西亚正迎来高质量合作的新黄金时代。

中马建交以来,双边关系持续深化。尤其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两国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文教等领域的合作成效显著。2024年,中国与马来西亚的货物贸易额达2120.4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创历史新高。

4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马来西亚策略分析与政策研究所(INSAP)合办的“新时代的中马关系”主题研讨暨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办,来自中马两国的研究机构和高校专家学者参与研讨,为深化双边合作建言献策。

《被低估的马来西亚:东南亚枢纽战略价值与中马关系深化路径》研究报告在会上发布。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全球领导力学院院长王文介绍,该报告基于中国人民大学智库代表团2月份赴马来西亚的实地考察成果,详细介绍了马来西亚的发展现状及中马经贸合作的成果和挑战,强调了中马关系在新时代的重要性和潜力。

报告指出,当前,中马关系深化正处于关键节点。双方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将推动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开启中马关系新的黄金50年。马来西亚具有“小国大产能”的经济特色,在半导体、棕榈油、清真产业等领域具有显著的全球竞争优势,其以“高端制造+低碳转型”为核心的特色转型模式为中马经贸和创新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

面对双边关系中经济依赖与技术主权的矛盾、社会文化差异及合作项目本土化困境、制度差异和地缘政治博弈等挑战,报告建议,从文明互鉴机制、经济产业链升级协同、制度创新、风险防控等维度加快构建新时代中马立体化协作体系。如在文明互鉴方面,设立跨文明对话平台推动文化传承与青年融合;在经济协同方面,通过“东西双线”实现产业价值链高端转型;在制度创新方面,通过标准互认机制消除数字经济技术壁垒,并在RCEP、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框架下构建区域性经贸与金融协作规则;在风险防控层面,构建稳定的供应链网络,用多维安全防护体系协同防范网络威胁和信息战风险。

如何进一步挖掘双边合作的空间和潜力?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前院长、中国驻东盟前特命全权大使徐步表示,中马应开展高水平战略协作;凝聚发展合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合作标杆;传承世代友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要排除域外力量干扰,继续深化中国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关系,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杜兰看来,当前,中马政治互信持续深化,经贸合作日趋紧密,人文交流与民意基础日益巩固,并在数字经济、半导体、基础设施等领域形成强互补格局,双边合作面临诸多机遇。马来西亚是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她呼吁,加强中国与东盟在战略、安全、产供链和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的协作,推动RCEP深化实施及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不断提升区域合作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

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建议,中马应加强一系列合作,在基础设施现代化方面,双方可拓展铁海联运,利用马来西亚的区位优势,建设好陆海新通道;在产业现代化方面,加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经济、蓝色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合力重塑全球产供链体系,实现区域产供链深度耦合;在经贸标准现代化方面,推进高质量实施RCEP,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合作等。

对于双边合作中存在的一些结构性挑战,拿督、INSAP主席杨燕美表示,马中可通过赋能本地产业、深化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合作、多元化贸易伙伴等措施,推动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在高科技、绿色能源等领域,两国需重点关注本地供应链整合、人才培训,在保障社区权益的同时维护合作关系的稳定性。

在人文交流方面,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表示,4月17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马来西亚关于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表明,双方将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构建新型国际人文机制提供了制度创新样本。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一带一路”策略研究中心主任郑明瑜表示,马中合作要更注重“人”的因素,即青年互动、民间情感联结和教育资源共享。


上一篇:商务部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 下一篇:已无更多 [关闭窗口]
宁世达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是我区首家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平台致力于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通关、物流、退税、结算、信保、展会、融资等所有外贸交易所需的进出口环节服务,优化传统外贸经营模式,整合分散的外贸资源,为广大中小企业和个人减轻外贸经营压力,降低外贸交易成本,解决外贸融资难题,提供专业的外贸行业供应链管理服务。

联系我们

宁夏银川市兴庆数字经济产业园B座16层

0951-5133833(服务时间:9:00-18:00)

starshinco@nxnmt.com

在线咨询官方微信世达新科(宁夏)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